2014年底跨年夜,上海外灘發生嚴重踩踏事件,相信很多人記憶深刻。在那么空曠的場地,因為人流量巨大,導致發生惡性事故。如果是比較封閉的場所如景區、商場、車站、機場等,那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更加惡劣。

現在很多地方對于客流監測就會比較重視。如外灘在節假日,監測到人流密集,就會出動公安和武警維持現場秩序,實行鐘擺式通過路口,緩解人流。
去年2020年的新冠病毒大爆發,給各行各業都帶來重創。特別是旅游、餐飲、電影院、KTV等場所都暫停營業了。
去年下半年才開始慢慢恢復營業,但是國家也提出指導意見,人數不能超過規定的一半。相當于提出了客流監測的要求。
對景區而言,景區該如何監測游客人數,并能保證監測的數據的準確性。
一個是通過在景區的各個出入口安裝監控人流的攝像頭,記錄進出園的人數,可以得到實時在園客流數據。但是監控攝像頭無法分辨人員是游客還是景區工作人員。
一個是景區自有的票務系統,可以限定當天的出票量;再通過票務系統的檢票功能,記錄實際入園的游客。但是票務系統無法記錄出園人數,沒法記錄實時在園客流數據。
兩種實現方式各有優勢和缺陷,如果景區有自建數據平臺,可以將這兩種方式記錄的數據進行統一的匯總、處理、分析。這樣可以給出更準確的數據。景區可以根據這些數據,做好客流預警工作。一旦客流超出規定數量,景區及時對游客進行疏導、分流。
這些實現方式,其實是對景區提出了智能化改造的要求。票務系統和監控攝像頭作為景區建設的基礎要求,景區基本已經建設過。那如何將2個不同的系統整合在一起,數據實現共享,更加有效的為景區服務,這才是景區下一步該重點考慮的問題。

智慧景區是從某個具體的需求點開始;再將需求點相關的需求進行深挖,形成一條關聯線;再慢慢擴展到全局,將各種單獨的應用系統整合在一起,并建設景區的數據中心對不同的來源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等。
景區通過點到線,線到面的發展過程,一步步完成智慧景區的升級改造。